2023年,被众多企业寄予了“增长复苏”的厚望。然而,在这一年里它们的真实发展状况究竟如何?聚焦于“乳业”领域,通过审视10家上市/挂牌乳企的财报,可以窥见:双线增长者寥寥,大部分的业绩表现不如人意。
那么在增长和下滑之间,有哪些财务信息细节值得关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骑士乳业、燕塘乳业和南方乳业,总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线增长”
在本报告期内,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区域型乳企的表现,骑士乳业、燕塘乳业和南方乳业总营收和净利润统统实现“双线增长”。这一卓越成绩的呈现,得益于它们推动战略布局的纵深延展,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效。
从业绩端,具体来看:骑士乳业总营收同比增长32.55%至12.5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03%至9385万元;燕塘乳业总营收同比增长4.01%至19.5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60%至1.80亿元;南方乳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60%至18.0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4%至2.03亿元。
深入去看,这三家乳企拉升业绩的关键点:
骑士乳业
其中,骑士乳业不仅立足奶制品行业,还兼顾制糖业。财报显示,生鲜乳、白砂糖是骑士乳业收入来源的两大核心支柱,在报告期内分别贡献4.58亿元、3.99亿元。另外,纵观影响骑士乳业收入变动的原因,除了代加工常温奶业务收入增加,使得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113.95%外,白砂糖收入也较上年同期增长67.83%。
燕塘乳业
而燕塘乳业虽然中规中矩地深耕于乳制品行业,但在2023年其以“布局新区域、拓展新渠道、推广新产品、运营新传播、推行新管理”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从产品端来看,液体乳类和乳酸菌乳饮料类的产品收入占其总营收比例的79.14%。而在市场布局上,广东省外和线上销售都取得了双位数增长成果。
南方乳业
同样的,南方乳业的业务也全部围绕于乳制品行业。在2023年,常温乳制品(灭菌乳、调制乳)这一产品类别以11.57亿元,为总营业收入贡献了超过大半的份额。然而,面对伊利、蒙牛等行业双寡头的竞争压力,南方乳业究竟凭何维持增长并未在财报中透露。
值得关注的是,南方乳业虽然成立了71年,但业务范围高度集中于贵州省。对于这一发展桎梏,南方乳业也在想办法破解。为此,其一方面努力拓展外部市场,另一方面致力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在2023年,构成收入变动的原因之一,就包括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101.51%至4909.9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骑士乳业和南方乳业都在不久前完成全新转身,前者成功在北交所上市,后者则在新三板挂牌。那么作为二者“首次”递交的全年财报成绩自然亮眼,可2024年是否能继续维持却需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澳亚集团、优然牧业和原生态牧业,陷入“由盈转亏”困局
要说10家乳企中状况最不容乐观的,当属澳亚集团、优然牧业和原生态牧业。因为根据财报显示,这三家上游牧场均出现了“由盈转亏”的情况。2022年,它们的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1.581亿元、4.15亿元和2284万元。
而2023年业绩表现为:澳亚集团总营收同比增长3.19%至39.2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减少409.21%至-4.89亿元;优然牧业总营收同比增长3.56%至186.9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353.15%至-10.50亿元;原生态牧业同比增长5.66%至22.09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1587.23%至-3.40亿元。
从财报中可见,澳亚集团、优然牧业和原生态牧业主要收入来源均来自“销售原料奶”,2023年该项业务的收入分别为33.42亿元、129.03亿元和22.0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比例的85.17%、69.02%、100%。
澳亚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上游牧场销售原料奶所获得的收入呈现增长趋势,但整体业绩却是亏损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对此,澳亚集团表示:“主要归因于其他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去销售成本变动产生的亏损为6.68亿元。而其中的重大亏损乃主要由于计算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时,假设了原料奶价格下降所致。”
据了解,在2023年,尽管澳亚集团原料奶销量增长9.8%,但受原料奶售价下降8.2%的影响,毛利下降19.8%至7.09亿元。雪上加霜的是,其另一大主力业务肉牛销量增加4.1%,但售价也下降7.6%。
优然牧业
同样的,优然牧业的原料奶业务能够维持正向增长的原因也是“销量的增加”,从232.85万吨,增至报告期间的294.58万吨。但实际上,优然牧业也受到了原料奶价格下行的影响,原料奶的平均单价为4.38元/公斤,同比下降了6%。
而且优然牧业也提及了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成本变动产生的亏损16.17亿元变为报告期间的亏损36.13亿元,乃主要由于2023年度原料奶销售价格下降以及肉牛与育成牛市场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所致。
原生态牧业
此外,原生态牧业亦然。其表示:“由于近两年中国乳制品需求增长疲软、下游乳企及终端需求减少,而上游原奶过剩,整体市场原奶价格持续下跌。年内,受原奶需求疲弱影响,本集团鲜奶平均销售价格略有下降,原料牛奶平均售价为4787元/每吨,较去年同期的5074元下降了5.7%。”
也正因此,2023年其生物资产公平值减销售成本变动为亏损7.50亿元,而2022年录得亏损3.90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主要由于原料奶价格下跌所致。
那么在新的一年里,这三家上游牧场是否能够扭转下坡趋势,我们静待后观。
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蒙牛乳业、H&H国际控股,陷入“增收不增利”怪圈
尽管逃过了亏损,但现代牧业、中国圣牧、蒙牛乳业、H&H国际控股却纷纷陷入了“增利不增收”的怪圈。作为国内乳制品行业龙头之一的蒙牛,在2023年总营收为986.24亿元,同比增长6.51%;股东应占溢利为48.09亿元,同比减少9.31%。
而其他三家业绩分别是:现代牧业总营收同比增长9.46%至134.58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68.86%至1.75亿元;中国圣牧总营收同比增长6.53%至33.8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79.33%至8608万元;H&H国际控股总营收同比增长9.01%至139.2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4.89%至5.82亿元。
现代牧业
从财报上来看,现代牧业共有原料奶和新业务两大板块,其中前者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在2023年,原料奶业务毛利额同比减少5.9%至29.13亿元,主要是原料奶销售量的增长所贡献的毛利额,无法完全抵补原料奶平均售价下降导致的毛利额减少所致。此外,原料奶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2.7百分点至28.4%。而股东应占溢利减少,也是因为现金EBITDA利润率同比减少3.8个百分点至18.5%。
而专注于原奶销售业务的中国圣牧,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减销售费用产生的亏损为7.06亿元,较同期的2.91亿元亏损增加,主要原因退役低效牛只数量较同期大幅增加;原料奶市场售价下行、饲料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牛肉市场价格下降。
蒙牛
蒙牛乳业EBITDA利润率为9.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是年内应占联营公司业绩减少以及2022年录得一项出售一间子公司约2.415亿元的一次性收益所致。而股东应占溢利减少也正因此,叠加财务净收入(利息收入扣除融资成本)减少以及所得税支出增加所致。
H&H国际控股(又称“健合集团”)从业务分部可见,2023年中国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的收入为55.11亿元,较去年下降12.4%。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收入较去年按年下降15.5%至42.44亿元。下降主要原因是整个行业的系统性挑战,以及向新「国标」过渡过程中减少旧国标产品存货等竞争加剧。
H&H国际控股
此外,其他婴幼儿产品分部的收入(主要为Dodie品牌纸尿裤的销售)较去年下降60.5%至人民币65.9百万元。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下降带来的市场整体销售额下降,不过自2024年开始中国内地的Dodie品牌纸尿裤业务将全面停止运营。
也正因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表现下降,健合集团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60.3%下降至2023年的59.6%。从目前来看,健合集团的主要营收主要依赖于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2023年为其贡献了61.45亿元,占总收入比例的44.1%。
木桶效应告诉我们,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并非仅仅依赖于其优势环节的强大,而是更在于其能否有效应对并改进自身的薄弱环节。站在全新的2024年,这些乳企又将有怎样的表现,值得我们期待与关注。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