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鹤脑发育研究再添新成果,解锁脑-肠轴新机制

近日,中国飞鹤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志刚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登上国际期刊,首次揭示了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腹泻与焦虑情绪之间的关联机制,并探索了营养解决方案。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得食物中毒位列首位,尤其是婴幼儿/儿童对沙门氏菌抵抗力较弱,是感染的主要群体之一。腹泻是婴幼儿/儿童感染沙门氏菌后的主要症状,往往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感,会影响患儿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长期的腹泻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低落、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飞鹤研究院营养学专家李菊芳博士介绍。

诸多科学研究表明,沙门氏菌感染往往造成严重的肠屏障损伤、肠道炎症以及肠道菌群的失衡,进而会造成宿主情绪或行为异常。迷走神经是肠-脑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CNS之间的信息交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最新研究发现,沙门氏菌通过迷走神经将感染信号传递至大脑神经中枢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引起神经元和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并诱发焦虑样行为。而切断迷走神经后能明显减轻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研究同时也发现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感染小鼠中,神经递质紊乱和肠道菌群紊乱得到了有效控制,尤其是恢复了GABA的含量和产GABA益生菌的相对丰度。

据介绍,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的食品功能因子,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这项研究进一步探索了GABA在改善沙门氏菌诱导的焦虑样行为、全身性感染及肠道炎症中的有益作用,证明了GABA能够发挥抑制沙门氏菌诱导食源性腹泻和焦虑样行为方面的作用。

目前,该项研究成果《通过增强微生物来源的GABA减轻迷走神经切断在沙门氏菌诱导的肠道感染和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Alleviating effect of vagus nerve cutting in Salmonella-induced gut infections and anxiety-like behavior via enhancing microbiota-derived GABA)于2024年5月刊登于在国际权威期刊《大脑、行为和免疫》(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并获得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据了解,飞鹤聚焦生命早期脑发育开展多项研究,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哈佛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清华脑与智能实验室等科研团队合作,围绕“生命早期1000天”这一生长关键期,进一步开展系统化、体系化脑发育及营养研究。

飞鹤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1月起与刘志刚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大脑发育及肠脑健康的营养研究工作,从脑发育营养的母婴传递,营养素对脑发育的作用机制,母乳中脑发育活性物质互作,以及肠脑轴等多个方面验证合理营养配比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科学产品。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