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以来首次亏损高达5372万!合生元母公司“变质”成保健品公司?

日前,健合集团(H&H国际控股)公布了2024年全年业绩。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健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0.5亿元,同比去年下滑6.3%中国市场是集团营收最大贡献者,占总收入的66.6%。

报告期内,毛利润为79.1亿元,同比去年下降4.6%,经调整可比EBITDA为19.52亿元,同比下滑11.9%。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利润经连续两年下滑后,健合集团2024年亏损,年内溢利-0.5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9.2%!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更细分来看,不同业务板块的业绩具体表现为:

  • ANC(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业务)板块营收达67.0亿元,同比增长8.8%,占集团总收入的51.3%。
  • BNC(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板块营收达43.8亿元,同比下降25.8%,占集团总收入的33.6%。
  • PNC(宠物营养及护理用品)板块营收达19.7亿元,同比增加5.3%,占集团总收入的15.1%。

可见,除BNC板块呈现双幅度大比例下降外,其他两大板块均呈现上增趋势。对此,其首席执行官Nick Mann表示:“2025年,集团将继续推动婴幼儿奶粉、维生素、草本及矿物补充剂(VHMS)与宠物补充品的增长,助力ANC、BNC、PNC三大业务单元维持、扩大或重拾增长势头,实现稳定的盈利水平。”

BNC大降近26%,婴配粉业务持续缩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健合集团卖不动奶粉也不是“一日之功”。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消费者普遍对国产奶粉失去了信心,将目光转向了进口奶粉。彼时,健合集团还没有更名,以“合生元集团”在国内经营益生菌生意。

看到了进口奶粉在中国市场的机会,其创始人罗氏兄弟便在法国注册了“法国合生元”公司,借壳在国内销售,强调“欧洲奶源原装,法国进口婴幼儿奶粉。”一时间,合生元奶粉是法国进口奶粉的理念深入人心。

可以说,凭借进口奶粉的噱头,直接让合生元坐上了当时婴配粉的第一把交椅。数据显示,2008年,做益生菌生意的合生元销售额仅3.26亿元;而2012年,做婴幼儿奶粉生意的合生元销售额为33.82亿元。5年间,业绩暴涨940%,直接助推健合集团在港交所上市。

可好景不长,合生元“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被国家发改委展开反垄断调查。

资料显示,201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表示,合生元等6家乳粉生产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罚6.7亿元。其中,合生元公司因“违法行为严重、不能积极主动整改”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6%的罚款,约1.63亿元。

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款

是以,“假洋奶粉”的虚假宣传被彻底揭露,其创始人罗氏兄弟也公开承认,合生元奶粉只在国内销售。此后,合生元奶粉的业绩便走进了下坡路。

2017年,合生元集团更名为健合集团。对此,其创始人罗飞公开表示:“2010年香港IPO用的合生元,但现在旗下不单单只有一个合生元品牌,还有Swisse,所以人们在谈合生元时,不知道是在谈一个品牌,还是在谈一个集团。

是以,健合集团开启了跨界“买买买”的国际化之路,此举也被业内指有意洗白“假洋牌”身份。与此同时,通过收并购开展跨界融合的路线也愈发清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先后两次出资102亿元收购澳洲保健品品牌Swisse,现已经成为集团最重要的盈利板块。

疫情是一道分水岭。2020年以前,婴幼儿奶粉一直都是健合集团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2021年至2022年期间,婴幼儿奶粉板块增长陷入停滞;2023年距今,进入了下滑阶段,且表现为双位数大降幅。

据财报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因药店渠道流量萎缩,益生菌及营养补充品的销售额为8.1亿元,较去年同期更是下降了32.9%;2024年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销售额为31.9亿元,对比2023年同期下降了24.9%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面对婴配粉板块的下降,财报中将其解释为“下降主要由于完成新国标过度所需时间较预期长所致”。对此健合集团的管理层坦言,完全消化旧国标库存将延续至2025年上半年,对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形成持续考验。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婴配粉业绩整体大幅下滑,但财报中还是指出了一些转好的趋势,比如: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部分的市场份额继续增长,在12个月内,由12.4%增长至13.35%。

但要指出的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出生人口954万,较2023年增加了52万。随着新生儿数量的增加,2024年,很多奶粉品牌业绩都出现了一定的回暖。是以,健合集团超高端婴配粉板块出现好转,也离不开新生人口数量回暖的原因加持。

正如多位业内人士所言,2024年出现的新出生人口数量增长怕难以持续,相关行业还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单靠人口上涨来拉动业绩的增长。

可以看到,为了“拯救”婴配粉板块业绩颓势,健合集团也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多次换帅。业内有传闻,健合集团已经换了几任CEO,包括安玉婷、李凤婷(在任)等,可都没能让婴配粉业务重拾增长。

现如今,国内婴配粉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阶段,竞争异常激烈。与此同时,对于婴幼儿入口的奶粉,家长们更倾向选择有市场信誉的大品牌,而健合集团曾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或夸大宣传,信誉受损。

或许对健合集团而言,在重拾婴配粉板块业绩增长之前,如何让渠道和消费者重拾对合生元奶粉的信心,才是更重要的。

ANC板块成集团业绩“护城河”但增收不增利

从财报数据来看,虽然2024年中国内地婴幼儿奶粉和益生菌生意颓势难掩,但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板块业绩却表现出增长态势。

2024年,在中国地区市场,成人营养及护理用盘销售额为43.4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9%。值得一提的是,这是2024年,健合集团在中国市场中唯一呈现出增长趋势的板块。

具体来看,这一板块业绩的增长主要是由旗下品牌Swisse斯维诗贡献的。据财报数据显示,ANC业务中64.7%的销售额是由保健品品牌Swisse斯维诗完成的。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财报中具体列出了Swisse品牌的成绩:报告期内,在中国内地线上渠道中,维生素、草本及矿物补充剂的市场份额为7.7%,居细分市场榜首;在跨境渠道中销售额增长了9.6%,占中国内地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收入的78.1%

此外,高端线Swisse Plus+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9.6%,表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

整体来看,被管理层称为“现金牛”的ANC板块,正在以65%的毛利率支撑着集团的业绩基本盘。值得一提的是,较去年同期,ANC板块的盈利能力也出现了微降,毛利率由2023年的65.6%降至现在的65%。

此次“现金牛”板块盈利能力出现了降幅,这其实也解释了健合集团自上市15年来,首次出现亏损的情况——ANC板块弥补不动BNC板块的黑洞了!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对于ANC板块毛利率的下降,健合集团在财报中说明原因是“由于库存拨备减少以及产品组合的有利变动所致。”是以,健合集团对ANC业务板块在2025年的业绩表现很乐观。据其预计,ANC业务营收在2025年将保持持续增长。

此外,财报中有特别指出,“2024年,得益于主要品类及地区的强劲表现,我们在实现成为全球营养补充品领导者的目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再结合各个板块的具体业绩表现,种种迹象均表明,健合集团的“现金牛”已经从“合生元”转变成“Swisse”,从一个奶粉企业转型为营养保健品企业。或许,以后再议论起健合集团,焦点可能不再是“跨界”,而是“转型”。

要指出的是,尽管健合集团在财报中对未来的发展仍充满信心,但看其资金和负债情况似乎不是那么的乐观。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财报数据显示,到2024年年底,健合集团的债务总额为94亿元,较去年增加近5亿元,净杠杆率攀升至3.99倍,较上年增加0.57倍

债务高企亦是危机所在,若是不能很好的把控这一指标,将对资金流带来巨大的打击,融资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剧:2024年全年融资成本较去年增加了19%至9.2亿元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更值得警惕的是,由于对资本利得税规则的诠释存在分歧,根据澳洲税务局的审查结构,健合集团还有可能将额外支付潜在税款23.45亿澳元的税款。按照目前的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109亿人民币。

健合集团财报部分截取

虽然资金上承压,但健合集团2024年在研发费用上加大了投入。数据显示,销售及分销成本收缩下降0.2%至53.9亿元研发费用却增加了17.9%,重点投向益生菌菌株开发和宠物功能粮等配方上面的创新。

总而言之,健合集团在营养补充品领域的转型已初见成效,但婴幼儿业务的持续疲软及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板块增速放缓,放大了其增长动能的单一性短板。通过技术研发、全球化扩张及品牌口碑管理等巩固“全家庭营养”护城河,或将能助其更好地应对行业分化加剧的市场挑战。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最近文章
  • * 暂无运营文章